在16日举行的长春车展——中国国际汽车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表示,我国自主企业无论从整车还是零部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严重滞后。他表示,按国际上来讲,整车和零部件的比例投资应该在1:3左右,而中国的现状是1:0.3,仅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一。
在15日举行的汽车高层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小虞有一句话“2009年要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强国的元年”。究竟我国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我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层面上看状态如何?对此,付于武表示,我国汽车工业进步很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他说,从2007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进行了中国汽车产业全面的产品开发调研:第一批调查了102户整车企业,第二批调查了200多户零部件企业。结果显示,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整车、零部件,国内自主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很大。
如何解决汽车企业的软肋?付于武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战略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导入国家政府的资源予以大力的扶持。此外,必须重新审视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整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的企业要用战略的眼光来扶持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同时呼吁更多有眼光、有抱负的企业进入零部件产业。
编后语: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汽车产销量屡屡破新高,整车带动零部件也快速发展,总体的状况就是7000多家零部件企业,在资产规模上面,占了整个汽车行业规模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销售收入大概占了37%左右,2007年零部件行业的规模企业的利润占到了行业利润的40%,零部件的发展是比较快的。
但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投资却严重滞后。现在当前最为显著的就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重视汽车投资,20%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整个零部件行业投资的将近50%,投资效益也非常好。
零部件本土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关键的问题。所以要顺着现在发展的潮流,要用好外部资本到中国来投资,把它融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
零部件的发展,也是随着整车发展,要做新能源,环保,安全这方面的一个投资。围绕新能源的零部件发展,新材料,新的零部件的进入肯定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