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日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合之争,日益明显,除了本国日化企业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还需面对外来竞争。中国日化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如下:
一、现有竞争者给予的挑战
国内日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先向国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在国内日化企业“出生之时”就注定今后成长的环境是极具挑战的,成才之路充满威胁。
保洁,联合利华,强生,雅芳等一些外来日化企业的成功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着共性,那就是积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研开发,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运用高效的营销手段将新产品强有力的推向市场,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击败竞争对手。此外,众多企业的加入及专业OEM厂家的出现使日化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也使日化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二、潜在竞争者的压力
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日化行业:酒业巨头五粮液进军日化,推出“丝姿”品牌;娃哈哈集团试水儿童化妆品等;健康药业与济南东风制药联合开发新肤螨灵系列产品。一些有经验和实力的经销商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九鑫集团打造的“螨婷”品牌。此种力量给现有的日化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三、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科研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传统的日化产业带来了挑战。人们不仅仅可以通过化妆品等日用品满足爱美的需求,一些药品和器械的研发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使用一些天然的或自制的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美容药品,如自制芦荟面膜,用珍珠制成的乳剂涂抹皮肤等,更重要的是服用一些中药,不产生副作用,从内向外的进行调剂,而日化用品多是从表面进行“修正”的。再一个就是器械,人们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些辅助美容的器械,“超音波美体减肥仪”还有在美容院经常采用的各种按摩仪等。还有一种通过气功来达到有益身体的疗效:沈昌的辟谷术。以上的这些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人体的保养进行了诠释。所以对日化产品而言,替代品的威胁不能小视。
四、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讨价议价能力
供方往往通过提高价格或降低质量及服务的手段,向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施加压力,尤其是一些较有优势的供应商讨价议价能力就更强了。供应商的向前一体化能力也能增加其讨价还价能力。此外,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会考虑到“顾客让渡价值”,且顾客进行转换的成本是很低的,市场上替代品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讨价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