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解析美国轮胎特保案
发布时间:2010-01-05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9月11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3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这一特保措施于9月26日正式生效。
特保案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阻碍了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不但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美国政府在G20金融峰会上的有关承诺。事实上,中美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美国封堵“中国制造”的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轮胎特保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开了极坏的先例,因为美国的限制关税一旦实施,很有可能引起其他行业和国家的跟风行动。我国政府已将此案上诉至WTO争端解决机制,企业应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应诉,维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2008年中国小轿车和轻卡轮胎的出口数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70%,约3.2亿条。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比重为90%,约61亿美元。美国为中国轮胎出口第一大国,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约达22亿美元。而平均高达30%的关税水平基本上意味着对美出口是亏本的买卖。由此可见,特保案对昆山乃至全国出口轮胎产品影响重大。目前美国在华有4家轮胎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中国对美轮胎出口的1/3以上,限制中国轮胎产品进口将给这些美资企业带来直接损失。
2008年江苏口岸共出口轮胎2532万条,价值9.8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734万条,约3.9亿美元。
江苏昆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轮胎生产基地,2008年共出口轮胎7081批53019万美元。其中出口美国2416批24354万美元。昆山出口美国轮胎金额占江苏的62.4%,全国的11.1%。昆山轮胎企业在这次美国启动的轮胎特保案中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呢?昆山检验检疫局负责人表示,昆山地区目前有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和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3家轮胎生产厂。均为外商大型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产品70%出口。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和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均为台资企业。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4.74亿美元,产能1600万条。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1.65亿美元,产能650万条。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是美国库博和台湾建大的合资公司,占股各50%,总投资额1.52亿美元,产能400万条。
2008年这3家企业出口美国的轮胎占全部出口批次的34.1%,金额的45.9%。2009年1-8月共出口轮胎3741批28434万美元,其中出口美国1370批13565万美元,批次占36.6%,金额占47.7%。值得一提的是,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2009年1-8月共生产轮胎462批5728万美元,产品100%销往美国,是这次特保案的最大受害者。
特保案消息传来后,昆山轮胎企业迅速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除台湾本土外,正新集团在泰国设有工厂,建大集团在越南设有工厂。两大公司均表示,一旦特保案实施,将把出口美国订单转移到台湾或其他海外工厂生产,避开惩罚性关税的责难。另一方面,两家公司会加强大陆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会因特保案而使昆山工厂减产。
库博公司是除固特异公司外,美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厂,该公司主攻欧美零售市场,08年世界排名第9位。库博公司高层正积极与美国政府沟通轮胎出口美国的其他变通办法,同时也考虑将欧洲工厂订单转移到昆山工厂生产。
为协助企业应对特保案,昆山检验检疫局及时走访了3家轮胎企业,献计献策。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以质量和品牌占领市场。二是开拓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减少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贸易风险。三是结合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要求,及时推出了预约检验检疫、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工作制等一系列便利措施,加快企业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从以上案例我们得到几点启示:
1.合理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保证轮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400多家。中国虽然是轮胎生产大国,却绝非轮胎生产强国。除了总产量在世界占优外,中国轮胎的档次、质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均相距较远。美对华轮胎特保案后,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只有合理地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产业调整意见和规划,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如:产品技术先进、环保和节能减排达标等等,才能将我国轮胎行业做强最大。
2.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企业海外扩张。目前,世界排行前10位的外资轮胎企业,如: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日本普利司通等,在我国内地基本上都拥有二至三家合资或独资企业,而本土轮胎企业很少有走出去的。此外,我国轮胎出口比例高达40%,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使轮胎行业不仅受到了国际需求不振的影响,还遭遇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
3.优化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自金融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风头日盛。随着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迅速增长,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开始设置更为严格的进口技术标准,美国和欧盟分别开始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和REACH法令,准入标准的提高和不断增强的技术壁垒使轮胎生产出口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检验检疫部门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新贸易技术壁垒的研究和应对,及时指导企业。特保案也给中国轮胎业敲响警钟,因为特保案涉案轮胎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轮胎业要想挺直腰板,关键还应整合资源,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把开发生产高附加值轮胎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出口轮胎向中高档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4.进一步拓宽市场,用多元化的策略,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轮胎业应该从此次贸易摩擦中吸取经验,一方面要利用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销售。另一方面更要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密切关注中东、俄罗斯、印度等地区的出口情况,改变因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传统出口市场进而对整个轮胎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
特保案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阻碍了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不但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美国政府在G20金融峰会上的有关承诺。事实上,中美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美国封堵“中国制造”的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轮胎特保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开了极坏的先例,因为美国的限制关税一旦实施,很有可能引起其他行业和国家的跟风行动。我国政府已将此案上诉至WTO争端解决机制,企业应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应诉,维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2008年中国小轿车和轻卡轮胎的出口数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70%,约3.2亿条。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比重为90%,约61亿美元。美国为中国轮胎出口第一大国,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约达22亿美元。而平均高达30%的关税水平基本上意味着对美出口是亏本的买卖。由此可见,特保案对昆山乃至全国出口轮胎产品影响重大。目前美国在华有4家轮胎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中国对美轮胎出口的1/3以上,限制中国轮胎产品进口将给这些美资企业带来直接损失。
2008年江苏口岸共出口轮胎2532万条,价值9.8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734万条,约3.9亿美元。
江苏昆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轮胎生产基地,2008年共出口轮胎7081批53019万美元。其中出口美国2416批24354万美元。昆山出口美国轮胎金额占江苏的62.4%,全国的11.1%。昆山轮胎企业在这次美国启动的轮胎特保案中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呢?昆山检验检疫局负责人表示,昆山地区目前有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和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3家轮胎生产厂。均为外商大型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产品70%出口。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和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均为台资企业。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4.74亿美元,产能1600万条。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1.65亿美元,产能650万条。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是美国库博和台湾建大的合资公司,占股各50%,总投资额1.52亿美元,产能400万条。
2008年这3家企业出口美国的轮胎占全部出口批次的34.1%,金额的45.9%。2009年1-8月共出口轮胎3741批28434万美元,其中出口美国1370批13565万美元,批次占36.6%,金额占47.7%。值得一提的是,库博建大轮胎(昆山)有限公司2009年1-8月共生产轮胎462批5728万美元,产品100%销往美国,是这次特保案的最大受害者。
特保案消息传来后,昆山轮胎企业迅速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除台湾本土外,正新集团在泰国设有工厂,建大集团在越南设有工厂。两大公司均表示,一旦特保案实施,将把出口美国订单转移到台湾或其他海外工厂生产,避开惩罚性关税的责难。另一方面,两家公司会加强大陆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会因特保案而使昆山工厂减产。
库博公司是除固特异公司外,美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厂,该公司主攻欧美零售市场,08年世界排名第9位。库博公司高层正积极与美国政府沟通轮胎出口美国的其他变通办法,同时也考虑将欧洲工厂订单转移到昆山工厂生产。
为协助企业应对特保案,昆山检验检疫局及时走访了3家轮胎企业,献计献策。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以质量和品牌占领市场。二是开拓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减少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贸易风险。三是结合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要求,及时推出了预约检验检疫、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工作制等一系列便利措施,加快企业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从以上案例我们得到几点启示:
1.合理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保证轮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400多家。中国虽然是轮胎生产大国,却绝非轮胎生产强国。除了总产量在世界占优外,中国轮胎的档次、质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均相距较远。美对华轮胎特保案后,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只有合理地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产业调整意见和规划,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如:产品技术先进、环保和节能减排达标等等,才能将我国轮胎行业做强最大。
2.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企业海外扩张。目前,世界排行前10位的外资轮胎企业,如: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日本普利司通等,在我国内地基本上都拥有二至三家合资或独资企业,而本土轮胎企业很少有走出去的。此外,我国轮胎出口比例高达40%,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使轮胎行业不仅受到了国际需求不振的影响,还遭遇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
3.优化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自金融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风头日盛。随着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迅速增长,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开始设置更为严格的进口技术标准,美国和欧盟分别开始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和REACH法令,准入标准的提高和不断增强的技术壁垒使轮胎生产出口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检验检疫部门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新贸易技术壁垒的研究和应对,及时指导企业。特保案也给中国轮胎业敲响警钟,因为特保案涉案轮胎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轮胎业要想挺直腰板,关键还应整合资源,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把开发生产高附加值轮胎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出口轮胎向中高档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4.进一步拓宽市场,用多元化的策略,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轮胎业应该从此次贸易摩擦中吸取经验,一方面要利用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销售。另一方面更要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密切关注中东、俄罗斯、印度等地区的出口情况,改变因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传统出口市场进而对整个轮胎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
上一篇:1月1日起汽车油耗将明白标识
下一篇:汽车消费成2009年消费热点
相关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