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松下电器宣称自2010年8月4日起,在中国市场主动召回公司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期间生产的B20~B26/C23~C29系列,29个型号共计365574台电冰箱。一时间,松下冰箱于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与此同时,家电召回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热点。
由松下冰箱召回引发的思考
全球家电召回事件回顾
松下冰箱本次召回的原因在于控制冷媒的零部件(冷媒控制阀)中采用了红磷阻燃剂,高温高湿环境下,可能造成冷媒控制阀线圈断线,导致发生“冷藏室不冷”或者“冷藏室过冷”的不正常现象。除了松下冰箱,近段时间被召回的知名品牌家电也不在少数。
2010年6月:索尼召回笔记本:2010年6月索尼VAIO笔记本VPCF11系列及VPCCW2系列22个型号笔记本有温度控制设计问题导致过热情况,令机身外壳变形,预计全球将有53.5万台问题笔记本被召回维修。中国大陆地区涉及数量共计55362台。
2010年2月:LG召回洗衣机:2010年2月韩国曾经出现幼童反锁在LG滚筒洗衣机内致死事件。因此,LG宣布对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生产的、在中国销售的672台同类洗衣机进行召回。
2010年1月26日:夏普召回“SJ”打头对门冰箱:2010年的头一个月还没有过完,就又发生一起家电召回事件:26日,日本夏普公司宣布因存在安全隐患,将召回48种型号、约97.5万台冰箱。
2010年1月4日:LG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召回了9.8万台便携式除湿机。据了解,这些被召回的问题除湿机会出现零部件短路缺陷,容易引发火灾。所引发的11起事故中的4起甚至引发火灾并将房屋建筑物烧毁,庆幸的是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2009年5月:飞利浦召咖啡壶。2009年5月飞利浦在中国召回6000个咖啡壶,原因是这些咖啡壶在水垢堆积的情况下,如果遇上额外的电力故障,可能导致产品突然破裂并造成伤害。
直面家电召回规定
可能大多数消费者对家电召回制度存在一个明显的认识误区,以为召回就是将涉及的缺陷产品向厂商退货。对此,《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也有规定,召回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存在缺陷的家用电器产品,由生产商或由其组织其他经营者通过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退货、换货、修理等方式,有效预防和消除缺陷可能导致的损害的活动。也就是说,退货并非召回的全部,厂商可以通过换货和修理等其他方式为消费者消除产品缺陷。
所以,作为21世纪的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召回,不能简单地认为召回就是退货、被召回产品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这样容易给企业贴标签,给品牌造成伤害。
同时,企业也应该理性对待家电召回,切不可因为利益或害怕品牌受影响而无视消费者的安全。
家电召回意义深远
美的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王金亮表示,就召回制度本身而言,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消费者都是有利的。
首先,实施家电召回只会让企业更重视质量把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大动力;同时我国消费者日趋成熟,企业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主动召回,正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非但不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
其次,家电召回制度的实施将有效地改善我国消费者在以往家电召回中所遭遇的“歧视性对待”。因为《草案》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在境内对家用电器产品的召回措施应当与在境外召回的措施相当”,这意味着家电召回制度将对境内境外厂商一视同仁,企业在采取召回措施上不得对中国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有差别化规定。这让中国消费者获得了公平的待遇。
(来源 全球五金网 不代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