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作为建设和谐质检的内容之一,地方质检两局共建共用12365系统的尝试始于去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黑龙江、上海、江苏、重庆、广东五省(市)质检两局,率先开展了12365系统共建共用试点工作。
目前,广东两局形成了“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数据库和统一的工作制度”的系统共建共用模式;重庆两局建立了“共享热线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和共享技术资源”的工作机制;上海两局形成了“依托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构建大监管、大服务、大融合平台”的共建工作格局。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五省(市)的试点是成功的。通过一年的工作,五省(市)质检两局达成了“联合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识,形成了“检验检疫系统积极应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深化改进,两个系统联合建设”的工作思路,使12365系统建设迈上了新台阶。12365系统正在成为地方两局资源整合、工作联合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
“以前有的企业可能会通过编造出口企业的身份,来辩解甚至是逃避质监部门12365系统的质量投诉,同时又通过编造自己国内制造企业的身份,来辩解甚至是逃避检验检疫部门的处罚。实现共建共用以后,信息的互联互通就能使得这样的企业无法遁形。”对于质检两局12365系统的共建共用,广东省质监局12365举报投诉中心的小唐深有感触。最近,他刚刚通过广东质检两局已经实现坐席互通、数据互通、音视频互通的12365联合应用系统,成功地将一起关于进口服装质量方面的投诉信息传递到了广东检验检疫局,也成功地接到了一起广东检验检疫局传递过来的关于陶瓷质量方面的投诉。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质检总局将按照“统一规划、协同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合”的原则,采取“统一标准、试点先行、多点推进、总体整合”的模式,有序、高效地做好12365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实现全国12365系统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各平台的主要功能,实现12365系统全国联网,逐步开展试点地区、试点业务的系统试用,并进行调试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