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国内新闻>正文
国内新闻
汽车6月掀起“召回”潮
发布时间:2010-07-15    
 

进入2010年,国内车企召回事件也趋于频繁,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汽车质量及汽车召回的更多关注。据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国内共实施汽车召回33起,召回车辆已超过58.5万辆,实施召回的汽车包括戴姆勒、凯迪拉克、沃尔沃、通用、福特等国际品牌,也包括了东南汽车、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

 

6月25日,丰田公司开始召回1.7万辆雷克萨斯轿车。同日,因方向盘底座缺陷,沃尔沃将在北美召回近6.4万辆卡车。至此,全球知名车企在今年6月份已经宣布了近10起召回事件,6月也俨然成为车企的“召回月”,使得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担忧再度升温。

 

6月成“召回月”

 

最新一起召回事件的发起者是神龙汽车公司。6月29日,神龙汽车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称由于冷却风扇存在隐患,决定召回部分1.6升世嘉汽车。

 

6月2日,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在中国召回32650辆存在油管安全隐患的奥德赛,打响了本月召回的第一炮;3日,雷诺公司宣布,由于安全座椅问题,公司将召回部分拉古那3轿车;5日,克莱斯勒公司因油门踏板问题宣布召回约3.5万辆道奇酷博和吉普指南者;两天后,克莱斯勒公司又宣布在全球召回70万辆问题车;6日,斯巴鲁汽车也宣布,在中国市场召回存在变速器缺陷的部分斯巴鲁力狮和傲虎汽车;8日,更大规模的召回发生了,通用公司当天宣布将在全球召回存在刮水器故障的150万辆汽车。

 

随后,韩系轿车也加入了“召回大军”。6月11日,韩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在韩国召回2万多辆Morning微型车。同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交通管理局也在官方网站上宣布,将在美国市场召回部分宝马1系豪华轿车以及1.59万辆大众小型面包车。6月25日,瑞典卡车制造商沃尔沃卡车北美分公司宣布将在北美召回63788辆卡车。

 

汽车召回 凸显质量问题

 

汽车召回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自召回制度实施以来,仅美国市场就已召回2亿台汽车。这一制度本身是为修复车辆,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亡羊补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厂商对消费者的责任心。但是频频爆发的“召回门”无疑让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产生担忧,同时也质疑车企的运营模式和质量监控。

 

记者发现所有召回的原因大多不是汽车发动机等主要部件的问题,都是边缘性的、却有可能酿成大问题、大隐患的小问题。有的是电子燃油泵与燃油箱连接处的密封胶垫提前老化;有的是车辆点火开关内部部品尺寸不符等。

 

这些缺陷既不是核心技术问题,也不是高精尖问题,但是为何会出现问题呢?在采访中,一位车主气愤地告诉记者,这是和管理以及责任心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恐怕一切都有可能“召回”。

 

期待“新规”成为法律保障

 

据了解,目前各大车企普遍采取的法律依据是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公布,针对企图隐瞒缺陷的汽车制造商制定了“惩处”办法,除必须重新召回、通报批评外,还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可否认的是,这最高3万元的处罚金额,对于汽车厂家而言,甚至不及“九牛一毛”。中国汽车召回制度留白,同时,与召回相关的法律制度目前在中国仍缺乏约束力。

 

据透露,在一份已递交的“新规”送审稿中提出:“生产者违反规定,构成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逾期仍未改正的,可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生产企业拒不承担责任,将受到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许可证证照、撤销认证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家表示,从今年汽车召回的案例来看,中国需要加快汽车召回制度的建设,中国汽车召回呼唤“严刑峻法”。不过,究其根本,汽车企业自身主动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成为质量保障的主体才是关键之所在。

 

(来源  内蒙古晨报  不代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观点)
相关公告
    • 53ace3257c44cbd6c81ca1fc60c388f.png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
    • 图片新闻蓝底- 副本 - 副本 (3).jpg两部门联合组织召开加强新能...
    • 图片新闻蓝底- 副本 - 副本 (2).jpg第十四届“守护儿童安全 远离...
    • 图片新闻蓝底- 副本 - 副本.jpg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2年全国...
    • 图片新闻蓝底- 副本.jpg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动...
    友情
    链接
    关于
    我们

    版权所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京ICP备2024053723号 备案号: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691号


    关闭